球探比分网_皇冠足球比分-官网

图片
当前位置: 首页 > 新闻中心 > 社会新闻
把孩子“融”进诗里
——走进一所诗意的乡村小学
来源:海门日报 发布时间:2025-04-24 字体:[ ]

“风,跌倒了,才有了美丽的落叶;云,跌倒了,才有了滋润大地的雨水;太阳,跌倒了,才有了静谧的夜晚。”走进位于正余镇的海门红军小学,立马被校园里的“诗意”吸引。校园中,每个角落都能寻到童诗的影子。走廊墙壁上的童诗童话展示墙,每个班级门口张贴着学生创作的班级童诗……一步一景一诗歌,学生在每个角落都能遇见诗、吟诵诗、创作诗。

4月11日至13日,第十八届江苏省中小学诗歌竞赛总决赛在宜兴市实验中学举行。来自海门红军小学的六年级学生倪溪瑶一路过关斩将,从数万名参赛选手中脱颖而出,获得特等奖。

海门红军小学校长姜琴告诉记者,“童诗童话”教育是学校的特色品牌,围绕诗意校园、经典诵读、学科融合、多元活动等方面,坚持用童诗点亮孩子们的美妙人生。

多年来,红军小学扎根“童诗童话”教育,并不断探索、深耕、创新,致力于用童诗培养学生“美好而活泼的灵魂”,让每一位学生都成为“小诗人”,让他们在童诗的浸润中丰盈心灵、滋养品格、启发心智。

要让学生“融”进诗里,只靠背诵几篇古诗、朗读几段散文是远远不够的,还需不断探索童诗教学与其他学科的融合,拓宽童诗教学的路径与场域,创设形式丰富的诗教课堂,让诗歌不再是语文课堂的点缀,而是滋养多元思维的沃土。

红军小学将童诗童话教学与语文、音乐、美术以及通东地域文化特色课程等多个学科进行整合,打破学科壁垒,充分挖掘童诗中“美”的多元内涵,构建学校的童诗特色课程体系。姜琴介绍,语文课上,低年级可以通过配乐朗诵、角色扮演等形式,培养对童诗的兴趣和热爱,中高年级可以开展童诗创作、赏析,引导学生分析诗歌的语言、意象和情感;美术课上,引导学生给诗歌配画;音乐课上,老师会带领孩子们用通东话翻唱童诗,让学生感受童诗的韵律美和节奏美……

学校把每学年的第一学期(10月)定为童诗节,每个年级组开展读诗、写诗、画诗、诵诗等系列活动,将涌现出的优秀诗作积极向江苏省“童心里的诗篇”活动组推荐;把每学年的第二学期(5月)定为童话节,每个年级组开展读童话、演童话、写童话等系列活动,结合省级公益项目“童话里的世界”开展童话创编,让孩子们把“梦中的自己、梦中的故事、梦中的世界”通过童话的形式呈现出来。

姜琴表示,学校通过多种方式、多元活动,引导孩子用“第三只眼睛”观察自然与生活,去发现诗歌创作的素材,去唤醒沉睡的诗心。

红军小学还成立了诗社,将一批有天赋、有热爱、有创意的“小诗人”聚在一起,利用社团活动的时间,一起吟诵经典童诗并尝试仿写,在全校推广优秀作品,以点带面,激发全校学生的创作热情。作为诗社的成员,倪溪瑶和大家分享了自己在大赛中创作的童诗《我的自画像》,她表示,在童诗的世界里,真善美是永恒的主题,充满了温暖与善意,自己的心灵也得到了洗涤和净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