创新长周期养护模式 打造公路养护领域优质营商环境
近日,南通市海门区228国道、434省道长周期养护试点项目施工现场呈现一派繁忙景象。作为南通市首家普通国省道长周期养护试点项目,海门公路部门以“五年一体化养护模式”为抓手,通过机制改革大幅优化行业营商环境,为公路养护领域“放管服”改革注入新动能。
图 2024年S434下行实施养护工程后现场照片
面对“十四五”公路养护高质量发展要求,海门公路创新实施“五年养护整体打包+设计施工总承包”模式,将61公里路段未来五年(2024年—2028年)的日常养护、预防性养护、修复性养护等多项业务整体打包,统筹实施。通过“一揽子招标+全过程监管”精简审批流程,赋予中标单位充分自主权,减少了流程审批时间,节约了项目招标经费,提高了办事效率。第三方监理单位建立“季度动态监测+绩效考核”机制,以路面损坏状况指数(PCI)、行驶质量指数(ROI)等核心指标构建科学评价体系,形成“监管不干预、服务不断档”的新型政企关系。
据悉,2025年一季度检测数据显示,PCI、RQI分别达到100和95的行业标杆值,沿线企业、居民满意度实现“双百”突破。随着今年投入3000万元实施的约55车道公里维修改造,新型施工工艺、环保材料、智能设备正加速应用,形成养护质量与营商环境的良性循环。未来,海门公路部门也将持续深化“苏式养护”2.0模式,将试点经验转化为可复制的制度成果,为辖区公路养护领域营商环境优化提供“海门样板”。